机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,但前提是你得看得见它。扁担女孩刘燕的故事,恰恰演绎了这句话的残酷现实。高考成绩公布后,曾感动无数网友的农村女孩,如今却成了大家“恨铁不成钢”的焦点。12元的时薪与千万级的流量之间,她的选择令所有人难以理解。
6月25日,广西的高考成绩正式发布,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刘燕的班主任陈老师。陈老师的回应耐人寻味:“班级成绩都符合预期,但刘燕的分数还没报上来,我也不清楚。”这番话看似保护学生隐私,然而聪明的人一听便知道,高考成绩学校怎会不知道?
随着各种谣言的传播,网络上有说她考了728分,已经被武汉大学锁定,也有说她573分能进广西师范。仔细一想,这些说法完全不成立——灌阳二中本就是一所普通高中,刘燕平时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,想要考700分以上?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讽刺的是,这些为了流量编造谣言的自媒体,根本不考虑一旦真实成绩公布后,这个刚刚毕业的女孩会遭遇怎样的失望和网络暴力。果不其然,在成绩被“保护性隐瞒”之后,网友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。
更让大家“恨铁不成钢”的,是刘燕的选择。她居然选择了一份暑期工,在餐厅当服务员,时薪12元。虽然在她眼里这已经足够,但网友们炸开了锅:2025年了,时薪才12元?这不仅仅是心疼她挣的钱,而是心疼她错失的机会。
你不妨想想丁真。一个同样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,意外走红后却牢牢抓住了机会。如今,丁真不仅是旅游大使,还与谢霆锋一起拍节目,甚至获得副的点赞。而刘燕呢?明明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和正面形象,却选择了最传统的打工路线。
如果刘燕在这个暑假学点剪辑,记录下农村生活,依靠她的流量每个月最少可以赚几千元。而如果开个直播带货,推销一些生活用品,她的粉丝群体一定会支持她。这样的方式不是贪婪,而是一个理智的选择——帮助家庭减轻负担,为上大学做准备。
从根本上来说,刘燕的选择暴露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——环境局限了她的认知。她所生活的环境里,挑扁担、打工、结婚生子,这就是所有的生活轨迹。她从未接触过流量变现的巨大潜力,也不明白一个爆款视频可以带来什么。
网友们的愤怒,实际上是一种“恨铁不成钢”的情绪。大家都知道,高考是普通人突破阶级的最大机会,而刘燕在18岁时,拥有了两次这样的机会——高考和流量。但她似乎并未完全抓住这两次机会。
当然,也有人为她辩解,认为她的选择展现了质朴和坚守。但现实总是残酷的,质朴无法替代生活的需求,坚守也不能替她支付学费。大家都知道刘燕的家庭状况,父亲和哥哥在外打工,她也在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努力。在这种背景下,适度利用流量来补贴家用,有何不可呢?
有意思的是,网友们态度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机会的认知。一开始,大家都夸她不被流量诱惑,坚持做实事,但成绩公布后,的风向发生了变化。有人批评她“短视”,有人说她“被环境局限”,甚至有人直接指责她“没有商业头脑”。
这种转变揭示了一个事实: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——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,错过就真的错过了。网友们的“恨铁不成钢”,其实是替她着急和惋惜。
刘燕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残酷的现实: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,单靠勤劳和质朴已经不够了,我们还需要具备抓住机会的勇气和智慧。12元的时薪与千万流量之间,这就是选择所带来的代价。
或许,18岁的刘燕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,但希望她能从网友们的讨论中汲取一些启发。毕竟,人生的路还很长,机会或许还会再次出现,而她是否能够把握住,最终取决于她自己。
华佗小知识
2025-07-09